遇到《小舍得》同款班主任老师,我治好了自己的育儿焦虑
在刚大结局的电视剧《小舍得》中,颜子悠和欢欢的班主任张雪儿老师让人印象深刻,她开放包容,不急不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坚决反对“鸡娃”,甚至和利用家长焦虑赚黑心钱的男朋友分手,可以说是刚正不阿的“天使教育家”实至名归。
最近,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焦虑,与儿子的幼儿园老师沟通后,在老师专业的解析下,我看到了孩子成长变化的本质,相应地,也更明白了自己该给他怎样的陪伴。
家园共育
我儿子小A,今年4岁。活泼调皮,爱笑爱哭。两年前,我们把他送入了幼儿园。最近,他的课外班老师和我交流提到他在课堂上喜欢搞怪,总要做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我想可能是他在家太受关注了,到了外面不再是中心,就想求关注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但是,他在幼儿园里没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呢?于是,我预约了幼儿园的Parent Communication,一个父母可以和老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总结下来老师们谈了四点:
1、尊重孩子的发展阶段,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对孩子要有理性期待,保持心态平和;
2、孩子是环境的产物,在公平的环境里,孩子不会寻求特殊的关注,而公平的环境需要每一个成年人来维持;
3、在课外班的表现归根结底是因为家庭环境给于孩子过度关注,所以当孩子进入一个和家庭类似的环境中时,就会表现出寻求关注;
4、父母要给孩子“大爱”,理性对待孩子的要求,支持他们尽快适应社会。
人类的大脑是有局限的,这体现在我们的记忆力、社交和认知上。科学育儿就是要在了解大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理解孩子的发展,促进他的发展。
一个4岁的孩子,可能无法同时处理两种以上的指令,也做不到马上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思维已经飞到第三步了,语言还停留在第一步,表达不出来很着急,情绪就失控了。
如果父母不具备这些儿童发展的知识,就比较难看透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判断。
老师们的话也再次提醒了我和家人:最好的教育永远是在家里,孩子是家庭的产物,环境是由父母创造和维持的。
回顾过去半年,小A的行为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自己玩的时间变长了,遇到挑战时更愿意反复尝试,不轻易放弃。这些变化得益于去年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后我们做了一些育儿策略的调整。
在家长会上老师们谈到,他们观察到小A每项工作做得时间不长,遇到挑战后就放弃去找新的工作来做。
老师们总结了两点原因:
1、疫情期间孩子在家时间太长,家长关注比较多,孩子们缺少自由玩耍的时间,也缺乏自由探索和深度思考的过程。
2、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更多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赞美孩子的努力、态度、精神、创意等,避免使用强调结果的空洞语言,比如“真棒”“太好了”。空洞的赞美会让孩子避免挑战,寻求完成简单的任务来获得赞美。
育儿的核心是什么?培养孩子独立。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应该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这种独立性是孩子的底层能力,只有发展好这种底层能力,孩子有自主性,才能发展其他与之相关的能力,比如自主阅读、玩耍,到长大了能自主学习、安排生活等。
结合老师的建议,我们在家里做了一些调整:
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
每天让孩子进行60分钟-90分钟的独处;
暂停“强调成绩”的网课,比如答对了系统会说“你太棒了!”,答错了系统会说“答错了”。
现在,小A已经能完全接受在家和户外玩耍时要有独处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互相不打扰,除非他遇到自己解决不掉的困难需要帮助。独处训练让我们在带孩子时也更省心。
我非常喜欢参加儿子的家长会(Parent-Teacher Conferences),还有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工作坊(Parent Workshops),父母老师一对一的沟通交流(Parent Communication)。
因为每次去和老师们聊完,我的焦虑感都会减少。幼儿园提供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
同时还能帮我打开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老师们一直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家园共育”的理念,支持父母们成长,从而支持孩子们走得更远。
Ad
为什么“鸡娃”能流行?
首先,要想通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对孩子教育感到焦虑?
因为我希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学习,但又担心他过于独立带来不可控的结果。我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时间自由成长,可是又担心他因为没有接受应试教育而被其他孩子赶超。
如果我的孩子健康快乐,但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学。我能接受么?如果我为孩子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孩子发展很普通,我会有怨气么?我在“鸡娃”和“佛系”的育儿策略中摇摆。
在中国,我们把父母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各种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过程,叫“鸡娃”。
在英语里,意思最接近的词应该是“Helicopter parenting”(直升机育儿)。这样的父母中国遍地都是,在美国也有很多。
只要是在贫富差距拉大,教育回报率升高的社会里,父母会倾向于选择这种育儿策略。换句话说,这是基于社会发展产生的理性选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爱、金钱与孩子:育儿经济学》,这本书由美国两位经济学教授合著,里面展示了丰富的研究数据。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曾来北京做过一场关于育儿的讲座。
他分享了他和家人在瑞典时的有趣经历,他们去朋友家做客,客厅里坐着一个小宝宝在玩耍,并且时不时发出尖叫声。
主人就对客人们说,因为他们的说话声打扰到孩子,所以请客人们挪步到另一个房间去。这个事情让他感受到瑞典家庭的育儿方式和美国太不一样了。
瑞典的父母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系父母”(Buddha-like parents ),意思是父母以孩子的感受至上,对待孩子的发展保持平和的态度,看淡输赢。
在社会贫富差距方面,瑞典比中国、美国都要更公平,宽容的育儿策略也更容易流行。简言之,人是环境的产物。
在中国,我还没有见到过真正“佛系”的父母。父母不盯着孩子写作业,不给孩子报“提高成绩”的课外班就真的是不在乎孩子成绩么?那些带着孩子上各种艺术、体育等兴趣班的家长就是看淡输赢了?
我身边那些看起来“佛”的家长,有的是自学大量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学、大脑科学等知识,有的放矢地育儿。
深入学习是一个大工程,随便挑一本与儿童发展相关的专书籍就有几百页,还有几十种顶级学科刊物值得阅读,更别提育儿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反复地试错和总结。
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也一样要花时间、花钱,关键是,让自己成长比让孩子成长还难得多,这可一点也不“佛”啊。
父母先成长
才能更好选择教育策略
过去30年,我们经历了全球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平等加剧。我们讨论教育问题时必须考虑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国情,接受局限。
70后和80后的中国父母,是中国探索科学育儿的第一代人。不管我们想不想,我们都会比上一代父母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并抱以高的期许。我们现在走的路,没有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经验,自然会有很多困惑和焦虑。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鸡娃”,是社会发展趋势中产生的育儿策略,“鸡娃”还是“佛系”能成为我们社会的舆论焦点,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认真思考、学习和反思这个事情,这是社会在进步。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身心健康,又热爱学习呢?我认为这两者不矛盾,父母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成长,保持开放,不断学习,独立思考,在“鸡娃”与“佛系”之间找到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之路。
作者:林琳
媒体人,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推荐阅读